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导学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导学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2015年11月03日 15:51:51 访问量:296 作者:袁圆

  导学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袁 园

转眼间,“学案导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已尝试实践了数日,通过不断的教研和实践,我们对“学案导学”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无所知变为现在的初尝甜头,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得到了些经验和教训。

一、预习

上课之前,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就是让学生结合“学案,通览全文,初步感知,并利用工具书或参考资料初识文字内容;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自行解决“学案”中“整体感知”里的所有问题;以自己的习惯、情趣朗读课文,提升对文本的领悟程度。为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我还经常变换方式,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预习。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设立开放的问题评选机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质疑生疑,就是经常要求学生除了“学案”上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之外,你根据文本内容还能设计出几个问题,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讨论,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最值得谈讨,以此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思质疑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强加给自己的任务。

 

二、诵读

诵读是理解文本的先驱,有些文段读一读即可,有些文段则需要反复品读,揣摩,方可到达意会,从而间接地体验到文章的“美”,入境入情地掌握和感悟语言的规律和意蕴。有些句子在“学案”设计上虽作为赏析语言的例子,如果忽视诵读,同样起不到好的效果。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比较重视诵读,他认为只有反复地读,反复地揣摩,才能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发现文字背后的精妙;才能理透文本内涵,发现话里行间的奥秘。当然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也是组织诵读的良好方法。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是忽视不得的。 

一些好的篇段、章节,适时的背诵一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语言特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让学生积累优美的句子,对于领会文章主旨,更好地实现本文学习的情感目标有极大的益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背诵任务也是有必要的。 

 

三、有效提问

提问要讲究技巧,虽然“学案”上有我们所陈列的问题,但是上课时,如果原封不动照搬“学案”上的问题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索然减半。切忌将展示课上成练习课。所以我们要立足文本,巧妙地变换角度,真正调动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要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有所发展,体会到思考、创造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较好“书香”氛围,使学生语文素养有所提高,通过板书规范学生的答题的语言,注重基础较差学生,提高这些学生的语文成绩。 

“学案导学”已实践几月,其中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有时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太显著;使用“学案”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有时只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起到拓展延伸的真正实效;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加强;在学生主动性方面,也有待监督和规范。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学案导学”能更好地为我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编辑:周雅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湖北省洪湖贺龙高中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湖北省洪湖贺龙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省洪湖市宏伟北路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