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于心,Hold定于行
——考前实用调适技巧分享
《道德经》有云,“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意即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是真正的强者。
以下是高考的同学们出现最典型的心理现象,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同学们的复习效率,高考也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针对具体情况,我们给出了不同的方法和建议。
一、调控情绪
现象:
“每天都很压抑,一点小事就会想发火。”
“心里压抑,无从发泄。最后这几天,心里总是很空虚、很无助。”
“这段时间经常会有些莫名其妙的紧张。”
“在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静不下心来听课了。”
“很难静下心来,感觉非常的浮躁,静不下心来做自己手上的事。”
建议:
这是高考前很普遍的心理状态,这与压力带来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关。离高考还有十几天了,很多同学开始焦虑担忧,担心考不上怎么办,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学会怎么办,还有很多内容没复习到怎么办,把很多可以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都用去担心没有发生的事情,精力就被内耗了。
如果焦虑过度,有可能出现“高原现象”,会感到过去学的东西,一夜之间都蒸发了,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1)制定出每周、每日及剩余时间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逐个落实到几个可行的时间段里,每天过得很充实,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发现制定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是缓解焦虑的最佳方式。
(2)用积极暗示取代消极暗示,比如“我复习很扎实,应该能正常发挥”、“我一直按老师的步骤和自己的计划在复习,我应该相信老师和自己”。
(3)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比如说散步、运动、听歌、看电影、看电视、看课外书、打沙包等。
二、缓解焦虑
现象:
“平时考试考的差,心里觉得有负担。”
“考试考砸了,心里觉得很不舒服,饭也吃不下。”
“考试考差了,怎样调节自己焦躁的心态?”
“怎样解决因成绩差而带来的自卑感。”
建议:
要正确看待考试成绩的波动。不能只看一两次成绩的波动,而是要看整体的成绩。如果考试成绩的波动趋势是平稳的,甚至于是呈现上升趋势,那么这种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考试成绩的波动呈现下降趋势,那就要引起警觉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每个人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常数,高考考不考都存在在那里。如果每次都考的很好,只能说明这套卷子出的不适合你,把问题都掩盖住了。如果考的不好,应该感谢这个出卷的老师,说明他出的这套试卷很适合你,把你薄弱的知识点都考出来了。
每场考试真正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薄弱的知识点,并及时对该知识点进行返工,考试是让我们去查漏补缺的,所以考试完后,应该去反思和总结,及时分析试卷,这才是一场考试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
二、有效睡眠:
现象:
“晚上经常做梦,会不会影响睡眠效率?”
“晚上经常失眠,心情比较烦躁,总担心考不好。”
“晚上睡不好、失眠、容易做梦。”
失眠是精神交互作用导致的。平时也有睡不着的时候,你觉得无所谓。但是到了初三高三,你一睡不好,就觉得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潜意识里会认为“大家都睡的好,我就会学习效率比别人低”,心里会很担心,对睡眠变得敏感。
于是你就努力想让自己睡着,你开始数羊听音乐,数着数着你就听到了菜贩子的声音、弄早点的声音,你想“完了,我又没睡着”,然后就越来越在意,注意和感觉就会交互作用,这样失眠就会被固化下来。要想不失眠,就要打破这种交互作用,对偶尔的失眠坦然接受,失眠问题才能解决。
很多高考考的好的同学,都自述高考前曾失眠,但是仍旧可以正常发挥,所以考前的失眠是不会影响到高考的发挥的。
睡前可以喝牛奶、泡脚、听轻柔音乐。另外,睡不着躺在床上,让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即浅睡眠,一样可以恢复能量。
四、学习动力不足:
现象:
“学习太过懒散,没什么紧张感,可是学习成绩又不怎么样,似乎很堕落。”
“感觉前途一片渺茫,该怎样调整好心态呢?”
“努力一段时间后,学习初有起色,心里总是喜欢懈怠下来,回家后总是对学习充满排斥,讨厌在家学习,但又想逼迫自己学习,很矛盾。”
建议:
就业的敲门砖,不得不拿这块砖。大学越好,砖头越有分量,能砸开越多的大门,拥有越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大学的学习方式是研究型的,能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训练出来我们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受用终身。
大学是知识的象牙塔,里面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越牛的大学,老师也越牛,文化氛围也越好,我们在其中耳濡目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越先进。
我们住在便宜安全的大学宿舍里面,吃着便宜安全的大学食堂,结交将来进入社会最需要的人脉资源。大学的同学、院系校友和老师们都是和我们一个职业领域的,是我们将来实习和就业的重要人脉资源。大学越好,人脉越优质。
所以如果你有考取一本的实力,就不要考到二本留下遗憾;如果你有二本的实力,就不要考到大专,留下遗憾。
五、担忧高考结果:
现象:
“父母对我非常好,我怕考不好让他们失望。”
“我父母对我特别好,我确觉得好愧疚,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但我却很愧疚,是调节自己接受他们呢?还是我告诉他们让他们改变一下?”
“如果没有考上大学,我的前途怎么办?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压力很大,不知道三年的努力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二调与一本线很近,以后的时间里,我是应努力达到一本还是稳定二本呢?”
建议:
(1)学习的过程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尽力而为;而学习结果是不能控制的,所以应该顺其自然。
(2)高考成绩只决定大学起点,不决定未来能否成功,决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综合素质。
(3)建议考生对高考成绩的期望值要合理,应与自己的实际水平相符,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够着的目标。
(4)学生要学会接纳自己。也许你努力了,成绩并没有很大的进步,但你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一切。
(5)况且在整个学习阶段也不是只有高考这一个机会,还有研究生阶段也可以提供改变现状的机会。
(6)对于学习目标,我们建议同学们因人而异,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如果你是一个敏感内向、感觉压力很大、情绪紧张焦虑的同学,建议你最好不要为自己设定任何目标,并经常暗示自己:尽力而为,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如果你是一个大大咧咧,对什么都不在乎,高三紧张不起来、效率低、懒散的同学,建议你设定一个超过目前水平,但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
如果你是一个有些压力但不过度紧张的同学,建议你设定一个与你目前水平相当的目标,可以具体到多少分,什么大学,什么专业。
六、和谐人际关系:
现象:
“最近很容易对周围的同学生气。”
“时不时就会跟父母吵架。”
“在处理与同学关系方面总是弄不好,朋友之间的矛盾很多,心里很烦恼,然后就很影响学习,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朋友的关系。”
“在最后一个多月里,同学与同学之间开始变得陌生,好朋友之间也逐渐疏远,面对这种情况我应该如何处理。”
建议:
在家里学习和在学校学习是不一样的,年轻人惰性大,在家里是没有学习的氛围的,所以大家应该要感谢身边的同学,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为你创造了一个良性竞争、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学习环境。
现在离高考只有十几天了,每一位同学都很焦虑,会因为别人的小小动作就大发脾气,其实想一想,别人的这些行为我们是否也都做过?别人犯过的错误我们是否也犯过?希望大家能够换位思考,彼此宽容。特别是在高考之后,大家就会奔赴大江南北,这一段在一起奋战的时光,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负面的情绪不要压抑在心里,需要适时的宣泄出来。有些同学这个时候喜欢对父母发脾气,是因为潜意识里,我们认为父母是最安全的,他们不会因为我们发脾气而责怪我们。
当然,大家在宣泄完之后,一定要跟父母道歉,请他们谅解你的行为。此外,建议大家找到合适自己的宣泄途径,男同学去打打球、打打沙袋;女同学唱唱歌、扔枕头、撕草稿纸等等。
七、注意力与学习状态:
“晚上回家不想写作业,只想消磨时间。”
“厌学、写不进作业,想发呆怎么办?”
“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在下降。”
“精神涣散,一天到晚想睡觉。”
“学习效率很不稳定,很多时候静不下心来。”
建议:
高考紧张的复习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这个时候建议大家把节奏放慢一点,劳逸结合,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毕竟学习讲求的是效率而非时间。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是否是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合理。晚上喜欢开夜车,休息时间不够,白天学习效率低下,导致了恶性循环。
其实,我们在高一高二也经常会有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但是到了高三,有些同学非常在意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允许自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为他潜意识的担心别人的状况会比他好,从而超过他,于是他对这件事情就会很恐惧和焦虑,由于过度的关注这件事情,学习效率低下这种现象就会被过分的放大。
八、规律作息:
现象:
“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为什么成绩还是不能提高?”
“我每天都昏昏沉沉,一天到晚想睡觉。”
“以后的日子,我们是不是不能开夜车,每天早点睡晚点起呢?”
“最近比较烦,觉得学习效率不高,晚上想学习,但是到了一定时间就坐不住了想睡觉。怎么办?”
建议:
高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夜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上午无精打采,呵欠连天,效率底下,学习任务完不成,又挤压第二天的时间,只能又学到很晚才能完成任务,恶性循环。
建议大家要学会科学用脑,以此来提高效率:
(1)运转需要葡萄糖,而葡萄糖来源于肝脏中储存的肝糖,人处于饥饿状态,肝糖就会自动释放出来,大脑就因缺少葡萄糖的供应处在抑制状态。所以学生要保证每天能量的摄取,注意饮食。
(2)大脑的活动需要氧气,而氧气源于新鲜的空气。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缺少氧气,人就会头昏眼花。所以建议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到教室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教室里面也要经常开门窗透气。
(3)当学习生活形成规律时,大脑的负担就能相应减轻很多。建议学习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形成自己固定的作息规律。
(4)保证睡眠质量就保证了大脑的充分休息,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每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身体和心理的承受力不同,所以睡眠时间要根据个体的素质来安排,以保证第二天能清醒、精力充沛的学习为原则。
(5)动静结合,学习累了,就出去散散步打打球。
总之,高考既是拼硬件(我们的学习能力),也是需要拼软件的(心理素质),现在到了最后阶段,保持情绪平和,积极乐观,对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高效复习,也一定能高考正常发挥,希望这套技巧能帮到大家,祝同学们高考大捷!
洪湖贺龙中学 教科室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