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为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面貌,预防春季传染病,推动学校环境卫生建设,提高广大师生文明健康意识,我校决定大力开展以“我爱我校拒外卖、拒食品进教室,洁净环境防疾病”为主题的爱国爱校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促进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主题
我爱我校拒外卖、拒食品进教室,洁净环境防疾病。
三、目标任务
通过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和学生行为习惯,宣传健康环境理念,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卫生,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卫生意识、纪律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1、强化学生自治管理,分层次多层面组建校园环境宣传、维护与监督组织,形成强大的监督管理网络。
2、落实校园卫生工作责任制,按照学校规定,各班级、各功能教室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动员师生全员参与,积极参加义务清扫劳动,重点清理教室、责任区的卫生,尤其是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死角,整治购买外卖、携带食品进教室等行为习惯,维护好保持好整个校园卫生的整洁美观。
3、彻底治理校园“四乱”(即乱贴、乱放、乱丢、乱涂)现象,还校园一个清洁、幽雅、美丽、有序的环境。
4、加强饮食卫生教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将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培养好。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师生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四、活动时间
2月16日—2月19日 宣传发动
2月20日—5月31日 具体布置与计划实施
6月1日—6月30日 大检查与总结表彰
五、活动前准备
1、大力开展讲究卫生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
2、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3、教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加强对学生购买外卖及带食品进教室等行为习惯的教育。
六、具体要求
1、围绕2月16日会议精神,根据各个年级、班级以“我是最美贺中人”为目标,加强学生热爱校园,讲究卫生,美化校园,拒买外卖,禁止食品进教室行为的教育;并实际制订实施计划,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卫生打扫要彻底清洁。要求“三亮”:地板发亮、墙砖发亮、玻璃发亮。“三无”:门上无尘、栏杆无灰、铁杆上无杂漆。注意三个细节:卫生间台面要干净无杂物,墙上线条要擦洗,附属物品要擦净(窗户窗台)。
3、在校园内不叫外卖,不带食品进教室,不吃口香糖,不随地吐痰,不吃瓜子、甘蔗,不乱丢果皮纸屑及废弃物。
4、“你丢我捡”,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
七、组织机构
学校校园环境卫生整洁领导小组:
组 长:张志远
副 组 长:李算学 叶海华 徐 良 刘维斌 袁劲松 周雅城
成 员:郑先文 项 霞 肖 杰 周祖松 陈远龙 李 智 乐发平 李 芳
何红山 陈学旺 尚锐 裴从耀 朱忠征 张宗猛 杜稳忠 陈先本 各班班主任
八、实施步骤
(一)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按以下方式进行。
1、各班安排学生按时打扫教室及清洁区,明确学生分工与职责范围,班主任要亲自指导督促学生打扫。
2、学校不定时组织全校各班进行清洁大扫除,削除卫生死角,逐项狠抓重点任务落实推进,确保各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学生行为习惯的整治与教育。
1、学校安排专班在三餐时间来抓购买外卖、带食品进教室的行为。
2、各年级组值日团队定时检查各班垃圾桶、教室、走廊等地方的面桶、食品包装袋(矿泉水、饮料瓶除外)、餐盒等,及时通报。
3、政教处组织专班,不定时检查各班垃圾桶、教室、走廊等地方的面桶、食品包装袋(矿泉水、饮料瓶除外)、餐盒等,并予以通报。每周检查两次,一月八次。
4、政教处检查各班教室、清洁区打扫情况,进行量化。
(三)量化管理方式
1、政教处统计年级组和专班的检查结果及每日卫生检查结果,量化到各班,按量化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2、量化方法,按人按次按面桶、食品包装袋(矿泉水、饮料瓶除外)、餐盒等的数量进行量化积分。
3、一天一统计,一月一汇总。
九、总结表彰
活动结束,对各班对环境卫生和学生行为习惯的整治结果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班级与个人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政教处
2019.2.15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