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当有理想主义情怀
张志远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以上两则文字,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我们教育人祖师爷的孔子,面对困境表现出的达观的人生态度。
二千多年过去了,已然步入现代社会,经济大潮、市场化等扑面而来,物质文明已相当发达,而精神层面却似乎跟不上节奏了。仿佛一夜之间,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社会上物欲横流,金钱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财富决定着身价。于是有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叹。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普通群体——教师,一下子好像无所适从了。有人焦虑、浮躁,有人抱怨、责难,也有沮丧、深感卑微,但更多的人尴尬过后是坦然而积极地面对。因为他们深知:教师,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承载的是社会的期许和国家的未来。
教师,在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中,成就着不平淡的人生。说平凡,是因为教师三尺讲台之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琐碎和繁杂,备不完的课,阅不尽的作业,谈不完的话。说不平淡,是因为对象是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将留有镌刻的痕迹。有什么能比塑造他们的身心,开启他们的心智更值得骄傲呢?有什么能比参与、见证他们的成长过程更让人幸福呢?又有什么能比成就他们的未来更刷存在感、更具获得感呢?“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之无愧!以这个角度而言,平日的一切琐碎和重复将变得充盈而富有意义!
从事教育工作容易,但成为一名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却是有条件的。
真正的教师,一旦认定了教师的职业属性,他们一定是怀有强烈的尊严感和使命感的,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自觉,会生发出理想主义情怀或英雄主义情结。或许过程中会偶有倦怠或缺憾,但会很快自省。
真正的教师,会一生向学并不断自我发展。教师的视野决定着学生的视野,教师思想的高度影响着学生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方能给学生更多的滋养,更高层面的引领。
真正的教师,淡泊名利,看淡浮华。因为教师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带来财富的职业。走上这个岗位,就意味着平淡和付出,更有清贫相随。当然若干年之后桃李满天下的滋润和幸福,是一般工作无法超越的,也是一般人无缘享受的。
真正的教师,大爱无疆,行为世范。一名学生对老师而言,只是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而对他们的父母而言,则是百分之一百,是家庭的整个天空和未来。所以我们不因学生的偶尔掉队而斥责,不因学生家庭的贫困而歧视,也不因学生智力的不足而放弃。“教师胸怀有多大,他的教室就有多大,孩子们的世界就有多大。”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教师,当永远与理想同行,与诗情相伴!“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吧!
2016年5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