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贺龙高中“教师提升工程”线下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湖北省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省2015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总体部署,参照洪湖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落实“提升工程”线下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做好我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线下实践工作,在省、市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制订本方方案。
一、 参加对象
参加远程网络研修的全体教职员工
二、 组织机构
(一)成立线下实践测评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保荣
副组长:叶海华 张帆 王树文
成员:周雅城 李芳 张小山 涂夏芳 全体备课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线下实践测评实施方案,督促指导测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科室具体负责。
评价小组结合本校的校本研修规划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按照《提升工程线下实践测评实施计划模板》客观、公正地对参训教师进行线下实践测评活动。
(二)学校建立提升工程培训管理纸质及电子档案袋,对培训过程资料、尤其是参培教师学员专业成长档案等归档管理。
三、活动内容和方法
线下实践包含三个活动。
一、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完成一次研讨,促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训练与达成。
组织教师学员运用《提升工程线下实践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以“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进行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活动。重点关注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变革、教学过程实施设计、学生小组学习设计、以及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等环节。参培教师学员修改并提交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二、校本培训
1、全体教师完成一次检测,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参培教师学员通过复习、练习及反思,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认真消化和吸收,巩固所学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在此基础上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项技能”检测考核。
2、全体教师完成一次教学,促进“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训练与达成。
参培教师学员根据教学设计,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实施方案“资源包”,在学校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一次信息化教学实践活动。课后以本人姓名作文件名向学校提交教学实施方案“资源包”。
三、教研活动
全体教师完成一次展示,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与拓展。
1.参培教师学员收集和整理近三年已发表或获奖的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文章或论文、课件、资源、参赛课例等资料及其成果证书,提交电子稿或复印件。
2.结合自己的参培过程、线下实践测评等环节,撰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反思或感悟。
3. 线下实践测评活动可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区域数字化优质资源建设以及校本研修主题紧密结合,其成果可相互引用。
四、线下实践测评考核
1.线下实践测评考核总分值100分,85分(含)以上为优秀,60分(含)以上、84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学校提升工程线下实践测评实施评价小组根据本校线下实践测评考核方案,具体组织测评考核由实施评价小组组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五、活动要求
(一)各年级、教研组要高度重视“线下实践”活动环节的组织与管理,认真组织教师全员参与线下实践工作。
(二)建立健全教师提升工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三)活动实施要做到有主题、有方案、有过程、有资料、有测评、有考核、有总结,要有教研意识、成果意识和资源意识,积极上报返岗应用实践优秀成果、资源。
(四)测评结果纳入教职工期末考核。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分别在期末考核教研教改中以2、1.5、1分的分值计入。
附件
提升工程线下实践实施计划模板
时间 | 任务 | 要求 | 主持人 |
总体目标 | 根据提升工程培训内容及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要求,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将提升工程培训教师线下实践测评融入校本研修工作一并实施和测评。重点落实在学用结合上,通过以评促学,以学促教。 | ||
活动一: 11月1日至11月30日 | 全体教师新课改研讨课 |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轮新课改研究讨论,每人上一节研讨课。 | 各教研组长 |
活动二: 12月4日至12月8日 | 一次教学设计, 促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训练与达成 | 1.12月4日至12月6日,个人进行准备(确定研究课题、完成资源收集) 2.12月7日,组织集体备课研修活动 3.12月8日,个人完成教学设计 | 教科室、各教研组长 |
活动三: 12月11日至12月15日 | 一次教学, 促进“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训练与达成 | 1.12月11日至12月13日,资源及课件准备,教学设计修改 2、12月14日至12月15日,课堂教学实践,提交课件及资源、课堂实录。 | 各备课组长、教科室 |
说明 | 1.收集所有活动过程资料,其中,活动一要有视频资料。 2.学校须安排提前活动一、二、三活动时间并报县项目办,以便安排市级专家组巡查。 |
洪湖贺龙高中
2015年11月5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