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贺龙中学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领全体师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定自觉地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铭刻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接续奋斗的姿态,携手共进新征程,洪湖贺龙中学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一、“喜庆二十大,廉风进校园”
1月31日,全体行管人员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副校长徐良从二十大的背景及意义、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五年成就和十年伟大变革、创新开辟科学理论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六大方面着手,为与会同志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如何高质量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指导意见。
校长叶海华提出,希望全体党员同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积极在推动党建强基、团结引领青年上下功夫,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当好普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以奋勇争先的姿态投入到普高教育“大有可为”的生动实践中去。他结合学校实际发展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学深悟透中国式现代化蓝图,进一步聚力“两个先行”。二是要学深悟透世界观方法论精髓,进一步推动党建强基。三是要学深悟透基础性战略性要求,进一步推动贺中发展。四是要学深悟透新时代新征程使命,进一步团结引领教师们。
会后,全体参会人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悟思想、谈感悟、话心声。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动我校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深悟透二十大,引领我校高质量发展”
2月3日,全体教职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副校长周雅城生动阐释了二十大的深刻精髓与丰富内涵。周校长以党的二十大中关于教育的部分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的数字化资源讲授教育工作者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坚守,通过生动质朴的教育案例,激发全体教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及共同奔赴筑梦圆梦的教育理想。周校长强调,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学生的心灯!作为一线教育者,我们要利用课堂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校长叶海华重点解读了报告的第五部分内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叶校长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手,分析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全体教师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他提出教职工要用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叶校长号召广大教师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谱新篇,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而奋斗。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是一堂精彩的二十大报告专题宣讲,也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政金课,更是一堂内涵丰富的师德师风示范课。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实到立德树人的使命与奉献之中,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使命担当、扎实的工作举措,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不问收获,只求耕耘,默默奉献,静待花开。
三、“献礼二十大,追梦正当时”
2月7日,全体学生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校长叶海华从二十大报告主题、两步走战略、三件大事、五个“必由之路”、人才强国、关心青年成长等方面进行了宣讲,激发全体学子担当强国使命、勤奋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叶校长指出,新时代赋予青年新使命,要与党的历史使命同心同向,要自觉心怀天下、要坚定人生信仰、要善养浩然正气;新时代展现青年新担当,要与党的时代担当同心同德,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要有“攻城拔寨”的果敢作风、要有“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领;新时代要求青年新作为,要与党的改革发展同心同行,要抓住人生出彩的机遇、要珍惜成就事业的舞台、要经受困难风险的考验。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宣讲活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文化自信”“全面依法治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理念的丰富内涵,以后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时代机遇,勇于担当尽责。
奋进伟大征程,谱写时代华章。洪湖贺龙中学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思想上学深悟透,在行动上做深做实,在工作中深耕细作,以“真学、笃思、践行、深悟”的方式,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学习的深度及广度。学校将以此次宣讲为契机,坚持学以致用,切实把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学校发展各项工作中。
![]() |
![]() |
![]() |
![]() |
![]() |